杭州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24-01-10 14:27
  • 访问次数:
  • 来源:杭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下简称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执行各级决策部署,围绕“固根本、抓创新、促善治”三个维度,紧扣“打造最优法治环境”工作主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年来,着重抓实了以下工作:

(一)固根本、求长效,筑牢法治交通基本盘。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动力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忠实践行省市“打造最优法治环境”决策部署。

1.做好特色立法。以“小切口、特色化、精准化”为原则,做好浙江首部农村公路条例《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立法,以专门地方性法规配套农村公路快速发展,巩固“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成果。

2.做实专项整治。建立大事记、周例会、月总结和定期通报、不定期督查等工作制度,推进道路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参与省市组织交叉检查 8次,组织区县(市)交叉检查 4 次,基层大队督查检查覆盖率与执法案卷评查率均达100%,高质量整改问题建议45项。

3.做优执法指引。出台网约车重点监管平台公司管理办法等六项制度,制定重点监管巡游出租车查处五大流程,促进市场秩序持续向好。现网约出租车订单合规率达99.2%,年度8次位居全国中心城市网约车合规率榜单第一。完善队列训练实施办法、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等 8 项制度,修订出台执法全过程管理等制度12项,进一步完善队伍规范化管理。组织法制和执法骨干教育培训1470人次,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我局连续3年获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比武第一。

4.做强审查决策。制定合法性审查目录清单,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抽查、定期评估、投诉受理等机制,切实促进依法科学决策。清理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20件。制定《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促进依法行政。

(二)抓创新、求突破,善用法治思维解难题。结合主题教育,围绕行业重点、难点开展系列调查研究,破解执法领域难题。

1.统筹“速见效”与“管长远”,推进机场出租车营运秩序整治。针对媒体关注、领导批示的萧山机场打车难、挑客、拒载问题,成立“萧山机场出租车综合治理工作专班”,一体推进政府部门监管、机场公司属地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约束、企业主体责任及司机第一责任落实、市民(媒体)监督“六方共治”。“速见效”上,提升交通与萧山机场公安、交警、保安联合行动协调性,通过联合执法重点打击黄牛拉客、违法停车等顽疾,从严打击违规上客、短途拒载、非法营运等。截至11月底,吊撤销从业资格证73起。“管长远”上,探索大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旅客疏散、供需衔接”机制,召开网约车服务提升工作座谈会5次,通过引导网约车平台、机场公司优化机场出租车接单接客规则、构建机场出租车短途补单机制、做好旅客离场线路导流安排,有效解决重点区域乘车供需矛盾问题。

2.统筹“专业性”与“综合性”,探索交通融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新模式。对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深入调研,围绕“人员下沉模式各地不一、赋权事项比例严重偏低、基层一线执法力量不足、交通运输监管执法减弱”等问题矛盾,立足杭州实际提出交通融入“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新模式,即:构建“执法中队派驻镇街+联络员+村镇协管员”联勤联动执法模式,提升执法管理效能,节约执法成本。同步探索构建协管员人员、资金、执法设备等保障机制。发挥村镇协管员队伍在治超、农村公路管理等方面,延伸执法监管触角效用。目前富阳正在开展试点工作。

3.统筹“传承好”与“弘扬好”,贯彻运用“枫桥经验”推进矛盾基层化解。一是大力学习传承“枫桥经验”。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全面运用“枫桥经验”。以鲁金华调解工作室为载体,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开放日”活动,结合“访、进、下”深入帮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目前,已累计调解各类案件 678 起,追回款项 150 万余元,开展宣教185次。组织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及司机组成志愿者队伍协助执法监管;依托“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小海狮少年海事学校”等载体,组织交通普法“八进”活动,累计开展普法240场次,实现全行业覆盖。政银合作出台《杭州市道路运输企业信用+金融服务方案》,为出租汽车、驾培行业授信近7000万元,“交通迎亚运·信用交通遇见‘小微’”项目入选市信用办2023年示范场景(全市仅3个)。

(三)强应变、促转型,做强数字赋能促善治。立足行业发展推进执法模式转型,努力打造交通数字治理能力。

1.构筑数字治理基石。举办“我的数字梦”执法场景设计比赛,聚焦网约车、出租车、两客一危、公路大件运输等22个热点执法场景,带动全员创新。以“治乱、治污、治超、治危”为核心,抓实“交通运输在线”场景建设,进一步拓展大客车“数字打非”、诱购车辆重点监管、渣土船舶跨市域监管等场景应用。研发投入使用“机场数字化综合治理”场景,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比对、数据建模、算法识别,叠加形成巡游车、网约车、无证大客、无证小客“四张重点监管清单”,实现出租车违规上客自动识别预警、出租车拒载语音自动识别预警、网约车撤单预警等八大类自动预警。有力强化数字监管能力,提升执法效能。

2.升级便民执法模式。大力推行便捷高效办案模式,实现重大案件线上集体讨论。全力推广数智执法便民办、自助办和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案件“掌上办”,办理时限由2小时提速到最快6分钟,目前已完成“掌上办”案件452起,自助办50起。深入推进执法服务窗口向执法一线下沉、前移,以现场办案和普法宣教为主要功能定位,设置7个移动办案窗口。实现执法效率和执法满意度双提升。截至目前,非现查处案件15065件,占总案件数63.59%。

3.抓实数字执法应用。与文旅部门建立数字化联合执法机制,实现客运包车数据交互、“一案双查”;保持客运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数据调用率90%以上,“两客”驾驶员全面应用“安全码”。落实危货全要素全链条闭环管控,危化品生产企业扫码率保持98%以上,车辆智能视频监控上线率98.31%,危货驾驶员蓝码率、危货异常线索处置率、异常申诉处理率均达100%。新增非现执法车道3条,有力整治80总吨以上严重超限超载车辆,高速公路基本实现零超载,普通公路超限率降至0.36%。

4.织密执法监管网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大队执法办案主体责任的意见》,明确一线大队执法主体责任清单。开展执法记录仪专项监督,实施执法记录仪使用率、24小时及时上传率、采集站使用率等数据每月抽查、定期通报。用好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动态完善监管对象库及执法人员库调整,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互联网+监管”事项覆盖,推进数字化监管。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法治治理建设还需补强“薄弱点”。面对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新业态、新情况的挑战,灵活运用法治思维破解问题能力方面还有不足,善用法治思维破解行业问题的能力还需增强。二是改革工作推进还需打通“梗阻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还有“人员下沉模式不一、赋权事项比例偏低、交通执法力量减弱”等诸多难点还未破解,特别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问题影响队伍稳定。三是执法效能提升还要深挖“增长点”。近年虽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深度融合数字化与法治化治理手段,较大幅度推进经验式执法向精细化执法转变,但数字执法创新、数字执法应用拓展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值需要研究深挖,还需进一步加快“执法创新”,建强专业法审队伍,提升交通法治保障。

法治政府建设推进的过程之所以存在上述不足,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一是没有充分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成果,未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全面加深对党的最新科学理论的学习理解,同时结合交通行业发展实际,将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交通法治新实践。二是交通执法融入大综合执法有其特殊性,尚需探索科学路径。一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领域,交通执法多为跨区域执法,形成“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执法模式,更强调跨区域统一调度和联动管理,难以与乡镇一一对应;另一方面,交通执法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特殊性,需要经过体系化的学习、培训和长时间的工作实践积累,其他部门的执法力量难以短期内掌握交通执法技能,这也导致交通可赋权事项少,比例低,未能实现“事随人走”,普遍存在交通条线工作落实力量不够、执法力量不足困境。三是执法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执法考核体系尚需优化。首先,随着数字执法场景的铺开以及行业新业态的增加,执法监督机制需要随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客观上是一个改革升级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当前的执法考核办法多进行宏观指导,对具体业务的指引作用不足,在合理评估执法绩效、激发基层积极性层面有待优化。最后,监督考核机制方面对探索“执法创新”的兜底作用不足,导致数字执法创新过程中的“大胆尝试”偏少。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情况

2023年,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中的生动实践,聚焦市法治政府、法治杭州建设重点工作,切实履行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实际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法治思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系列决策部署,持续实施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制度,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集中学法活动,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坚持以上率下,结合干部任免,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学习,推进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等系列重要论述,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水平,带动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确保杭州交通运输改革、行业治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是依法依规决策,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推进全系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升决策的公信力、执行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选聘优秀法律顾问,确保法律顾问在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行政合同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审查、行政复议诉讼、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鼓励申请公职律师,加强公职律师培养,积极推动公职律师参与重大案件办理,充分发挥其交通法律尖兵作用。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出台《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制度》,严格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树立政府法治形象。

三是聚焦重点工作,落实依法行政。结合交通运输法治工作实际,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市属街用共管”下沉执法力量机制,创新创优“综合执法引领、专业执法联动”杭州交通新模式。加强执法监督,推进阳光监管平台深度应用,聚焦行业监管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对内河营运船舶燃油超标、两客一危、公路治超等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实施重点监管。建设交通普法品牌,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做大做强“鲁金华调解工作室”“小海狮少年海事学校”“法制服务日”等普法服务品牌。

目前,我局已连续3年在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比武中获团体第一,杭州“数字执法实验室品牌”成功入选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八大法治品牌。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聚力法治治理能力提档升级,着力构建“法治、数字、善治”法治交通发展新格局,服务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力夯实“法治基石”,谋实法治治理。一是强化法治思维,抓牢“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持续实施领导班子学法制度,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二是强化依法决策,抓严两项审查。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确保政策措施两项审查全覆盖。三是强化立法调研,抓好科学立法。立足行业发展需求,抓实《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杭州市船舶防涌潮防洪防台安全管理规定》《杭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政府规章修订。四是增强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交通强国“信用交通试点城市”创建部署,统筹推进“信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信用惠企应用场景。

(二)聚焦提升“执法品质”,做优规范执法。一是落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锚定“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力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大幅上升”目标,努力推进执法队伍素能提升、执法体制机制提优、执法行为规范提质、数字执法能力提高、执法监管提效。二是完善执法绩效评价体系。以省厅执法绩效评价阶段性结果为基础,优化设置激励性评价指标,促进内动力。三是持续编制执法规范指引。继续在重点、难点业务领域编制出台有关执法实务指引,进一步解决好执法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四是推进规范化建设。拓宽“枫桥经验”应用面,建设“枫桥式”站所,提升基层站所执法检查、普法宣教、服务便民工作水平,继续推广设置“移动执法普法窗口”。五是继续做强普法宣传。做强“鲁金华调解工作室”“小海狮少年海事学校”等普法服务品牌,推进交通普法全行业覆盖。六是铸造执法铁军队伍。持续打造杭州交通执法培训精品课程库,培养更多“专、精”法制骨干力量。

(三)聚焦做实“创新驱动”,提升执法效能。一是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立足富阳大综合改革试点情况,总结提炼经验,推进执法资源、执法机制整体性、系统性、重构性变革升级。积极推进火车西站枢纽综合执法改革。二是拓展数字执法建设。做强“现场+远程”执法办案模式,缓解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执法力量不足问题。深化“一键办”“异地办”“网上办”基层应用,加快交通执法数字化改造。三是深化行业研究。加强网约车平台、游艇俱乐部等新业态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法治工作创新力、应变力。四是强化行政司法协调。探索推动交通与行政复议局、法院沟通协调机制,持续增强执法风险主动防控能力。

(四)聚焦优化“多维监管”,筑牢行业底线。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交通执法专职法审员队伍,配套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分级审查、个案监督、案件管理、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工作职责。二是规范监管流程。统一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明确案件承办部门自查、监督部门核查、问题定性处置流程。三是推进常态监管。采取数字监督、执法记录仪使用、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举措,加强执法行为规范的日常督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