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67/2023-0019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6-12
发布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 政策解读: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403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3-06-12 15:32
  • 访问次数:
  • 来源:杭州市交通运输局

戴劲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出行”工作的建议》(第403号)已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建委、市城管局、市规资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绿色出行发展现状

作为城市交通治理的牵头部门,我局高度重视绿色出行发展,将其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破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举措。根据2020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结合杭州实际,我局以申报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为契机,协同相关部门单位,系统性推进城市绿色出行发展,促进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逐步形成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体,低碳、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满足一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出行需求,实现绿色出行对全年龄段人群友好。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具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源头保障,坚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从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城市空间的规划布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为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出台政策、预留空间。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轨道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杭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十四五”规划》《杭州市主城区密路网和慢行品质提升近期建设规划》等系列规划,完善绿色交通出行顶层设计,提供从设施供给空间保障,运营管理服务保障,到持续发展资金保障的闭环体系,深化落实“小街区、密路网、大公交”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构建覆盖市区、市域、城际三类空间,以“步行、骑行、搭乘”三种出行模式为主,提供点到点全出行链绿色服务。

(二)供给发力,完善城市绿色出行设施。一是实施绿道建设“双千计划”(新建1000公里、改造1000公里),先后建成了运道(京杭大运河绿道)、铜鉴湖绿道、环西溪湿地绿道、孙权故里绿道、黄公仙居绿道等一批颇具杭州辨识度的精品绿道,推出了青山湖绿道环、皋亭山绿道环、大径山绿道环、双西绿道环等一系列精品绿道环。截至2022年底杭州市已打通地市之间、区县之间断点共35个,累计建成环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湿地、公园、乡村绿道8种类型合计约4600公里(骑行道460公里),基本实现“主城范围5分钟可达绿道网”。二是持续构建连续慢行网络。对具备条件的道路严格实施机非隔离,增加物理隔离设施,难以设置物理隔离的道路,施划非机动车标线,充分保障非机动车的路权,形成连续完整的非机动车网络,已施划各类非机动车路权标线8500平方,同时为保障非机动车跨江出行,在钱塘江大桥、复兴大桥、九堡大桥、西兴大桥、之江大桥等设置非机动车过江系统,而对于步行空间,同一道路断面严格按照步行空间不低于20%的标准,开展道路建设。三是打造“四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随着2022年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全面建成运营,已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巴士和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系统,其中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1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位,日均客运量388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七位;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085条,运营里程1.79万公里,日均客运量247万人次;公共自行车服务点5327个,车辆12.40万辆,日最高租用量达47.30万余人次,累计租用量突破12.54亿人次,免费使用率达到98%,运营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水上巴士运营线路4条,日均客流量超过3100人次。

(三)系统治理,提升城市绿色出行品质。一是严格交通执法,不断提升慢行交通环境。持续对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重点违法交通行为开展整治行动,净化慢行交通出行环境。截至3月底,市公安交警局已累计提醒管理车辆违法停车32余万起,违法占道195起,并不断强化日常视频巡查监管和通报,对涉及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建立每日通报和销号整改制度,全力确保非机动车道高效、安全通行。二是实施“三网融合”,建设城市绿色出行“微枢纽”。以轨道站点换乘衔接为“切口”,从时间、空间、品质三个维度,开展公交、地铁、慢行“三网融合”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绿色出行。以制定出台的《杭州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实施导则》为指引,提升换乘衔接品质。空间层面:推进“零距离”无缝换乘,有条件轨道站点周边50米范围设置公交接驳站点、非机动车停放区等,目前82.7%轨道站点实现公交、地铁50米“零距离”换乘。时间层面,推进公交与地铁整体运营时间同步、高峰发车间隔同步,产生“同频共振”,让轨道换乘公交的乘客“赶的上,换得快”,试点推广高峰期“地铁一到,公交即发”。品质层面,为乘客提供多样化公交接驳服务,包括公交快线+轨道“快加快”接驳,小微循环线+轨道“点到点”接驳等,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同时着力提升站点周边慢行路网联通度,截至2022年底,杭州已有80个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建实现地下互联互通,共计地下连通口142个、连通商业、停车、交通、办公、公共服务、医疗、文化等公建111处。三是关爱“一老一小”,开展交通无障碍专项治理。全面提升交通出行的无障碍环境,通过普查制定无障碍整治问题清单,逐年推动治理,实现问题清单清零,打造从运输工具到运输场所连续无障碍环境。目前主城区已实现无障碍的公交车辆比例达到55.04%,投入150辆无障碍出租汽车,升级95128服务热线,实现外语连线翻译,网约车增设“一键叫车”功能,便利老年人乘车出行。

(四)多元引导,营造城市绿色出行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网络、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渠道,加强绿色出行生活方式的宣传引导,在每年绿色出行宣传月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绿色出行主体宣传活动,通过企业赞助的方式,推出公共交通乘车优惠活动,宣传引导市民体验绿色出行,同时在公共交通车站、车厢定期投放绿色公益广告,宣传“低碳环保生活,绿色文明出行”,向社会传递绿色出行理念。二是探索奖励引导。打造杭州市居民生活领域双碳大脑,截至2023年4月,杭州市居民生活领域双碳平台和碳普惠应用小程序已初步建立,该平台由双碳平台驾驶舱和碳普惠应用小程序组成,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的方式,为杭州居民建立个人碳账户,将居民的绿色低碳行为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探索以商业激励、政策激励、公益激励和交易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个体绿色出行。

二、相关建议研究办理情况

针对您在提案中对我市绿色出行工作提出的具体建议,我局将以“两山理论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为引领,从规划、建设、服务、宣传等多方面,与各相关职能单位一起,进一步深化推进绿色出行体系建设工作。

(一)关于绿色出行规划计划。进一步深化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的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合理构建城市慢行系统,改善“绿色出行”交通条件。

(二)关于绿色出行设施建设优化。秉持杭州绿道建设“五道”理念,突出亚运“城市行动”,推动省市“十四五”绿道建设规划项目落地,持续打造精品绿道,擦亮杭州绿道品牌,全面打造浙江绿道2.0版,年内计划新建、改造绿道250公里。根据《杭州市城市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针对城东新城、钱江新城二期、之江区块、金沙湖区块等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人流密集区域,在三年内结合新、改建道路持续推进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持续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连廊建设,按照有条件的站点“应通尽通”的要求,年内推进实施29处轨道站点与周边互联互通方案,并结合地铁四期建设计划,进一步优化地下空间重点区域及地铁站与周边地下公共设施的互联互通。

(三)关于绿色出行服务与治理优化。继续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结合地铁站点、交通枢纽、新建小区、商业公建等需求热点区域加强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服务覆盖,提升租用便利性,推动公共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地铁、公交共同探索形成潮汐人群运力调配机制,建立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B+R)的绿色交通模式。开展慢行道净化行动,对随意占用步行道、非机动车道的行为进行疏导和整治。充分考虑老年人、幼小人群、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绿色出行需求,结合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开展城市无障碍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交通场所的无障碍环境,通过普查制定无障碍整治问题清单,逐年推动治理。

(四)关于绿色出行体系倡导和意愿提升引导。进一步研究完善杭州市居民生活领域双碳大脑,参考浙江省碳普惠应用(浙里办)的相关积分规则,量化杭州市居民绿色低碳行为对应的碳积分,用于商城兑换相应低碳权益,与哈啰、高德等企业在绿色出行碳普惠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教育力量、媒体力量、社会力量、道德力量,传播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绿色交通等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促进绿色出行、文明出行风尚形成。

三、下步工作安排

通过近年来系统推进绿色出行,到2022年底主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4%,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超过90%,绿色出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下阶段,我局将结合交通领域碳中和、碳达峰方案的实施,深化绿色出行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绿色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完善设施,优化出行环境。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坚持绿色出行地上、地下两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城市绿道、非机动车道,以及轨道交通四期建设等,不断完善城市绿色出行服务供给。年内计划新建、改造绿道250公里,并按照《杭州市地下空间重点区域地铁站与周边地下公共设施互联互通三年建设计划》,持续推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连廊建设,按照有条件的站点“应通尽通”的要求,年内推进实施29处轨道站点与周边互联互通方案,同时试点8处轨道站点风雨连廊建设。

(二)增强便利,提升出行品质。在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深化绿色出行无障碍治理的同时,围绕着轨道站点持续滚动开展公交、地铁、慢行“三网融合”,推动末端服务覆盖。以提升轨道站点的便利性为切口,畅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完善以轨道站点为圆心的公交线网布局,打通周边步行断点,扩容非机动车泊位。年内新辟地铁接驳公交191条,其中新增15条“地铁一到,公交即发”公交线路。同时开展“公交进企业”“公交进学校”“公交进小区”“公交进医院”“公交进景区”和“公交进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行动,试点在具备条件的楼宇内部设置公交站点,努力实现“下楼即乘车、到站即上楼”,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年内新增“进企业”的“心动巴士”线路50条以上,新增“进学校”的“求知专线”80条以上,新增“进住宅小区”“进医疗机构”“进行政中心和商场超市内部”的公交线路40条以上。

(三)试点探索,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杭州市居民生活领域双碳大脑,参考浙江省碳普惠应用(浙里办)的相关积分规则,量化杭州市居民绿色低碳行为对应的碳积分,用于商城兑换相应低碳权益,同时在公共交通领域,以年内推出的杭州公共交通APP为载体,探索试点绿色出行积分兑换奖励,鼓励社会公众绿色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并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教育力量、媒体力量、社会力量,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参与绿色出行。

感谢您对杭州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钟璧樯

联系电话:0571-85133887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