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67/2016-000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6-01-27
发布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 政策解读:

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2016年度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2016-01-27 17:19
  • 访问次数:
  •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坚持“创新、惠民、转型、统筹、绿色”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同城化的市域交通、均等化的城乡交通、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较好发挥了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为杭州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更好发挥在全省的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统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建设管理,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50亿元。其中公路水路投资623亿元,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和城市公共交通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有力,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一体化更加深入。大力推进杭州都市区交通建设,杭、湖、嘉、绍四市共同推进260多个交通项目,完成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实现了都市区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车。一是公路网络不断加密。新增公路1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公里,形成了以“一绕九射一连”11条共614公里高速公路为骨架、7条普通国道和16条省道为主干、8000公里通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段(之江大桥)、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杭州段等先后建成通车。其中,钱江隧道以世界最大直径盾构穿越钱塘江。二是内河水运加快发展。新增高等级航道68公里,航道总里程达2006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413公里。杭甬运河全面建成通航,实现500吨级船舶直通绍兴、宁波。富春江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工可”批复。建成千岛湖综合作业区等内河港口码头26个,新增300吨级以上泊位44个,新增吞吐能力827万吨,全港共有生产用码头泊位810个,年吞吐量突破亿吨。三是区域高铁线网初步成形。沪杭、杭宁、杭甬、杭长高铁相继建成,杭黄铁路加快建设。新东站枢纽投入使用,日均旅客吞吐量达23万人次,列全国第三。四是萧山机场跻身全国第五大航空口岸。完成二期扩建工程,成为“两条跑道、三座航站楼、多个停机坪”的大型国际机场,有国内外定期航线160条,航点104个,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835万人次。五是城市公共交通基础不断夯实。开启了“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2号线东南段、4号线首通段和1号线下沙延伸段相继建成,初步成网,运营里程82公里,日均客流61万人次,最高峰达113万人次。“五位一体”公交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区有5条BRT、618条公交线路、8128辆公交车辆、8.4万辆公共自行车、11780辆出租车和8条水上巴士线路。市域范围内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并开通了8条跨地市运营的杭州都市区城际公交线路。六是站场建设快速发展。新建和改建公路客运站9个,建成货运站3个,新建港湾式停靠站1139个。建成部、省、市三级共建的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和传化物流港等一批物流生产基地。全市邮路159条,农村投递线路510条,基本实现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

(二)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城市客运内畅外联。2015年全市综合客运量达2.39亿人次(不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航空、水路发展迅猛,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93%、63%、31%。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实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及旅游集散中心等枢纽之间,以及各枢纽至杭州都市区各县(市)客运专线全覆盖,火车东站枢纽公共交通分担率达96%,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市具备条件建制村实现农村客运车辆村村通。二是物流快递业突飞猛进。抢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交通物流业发展,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全市综合货运量达14.8亿吨,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建立以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和传化“公路港”物流信息平台为主导的物流信息交流共享体系,日交易信息量200余万条,扶持物流项目近70个。传化“公路港”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广。萧山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36万吨,列全国第七。杭州港集装箱运输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累计吞吐量突破3万标箱;三堡船闸通过量累计达2.3亿吨,较“十一五”增长56.5%。杭州荣获“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称号,并列入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五大试点城市,全市邮政业务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40%以上,2015年达253.52亿元,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三是机动车服务创响品牌。品质驾培、阳光维修、诚信汽配、便捷租赁品牌建设全面推进。驾培市场年培训量保持高位运行,五年培训总量突破170万人次,从业资格培训超过5万人次。维修业市场迅猛扩张,全市维修企业总数达到5557家,年维修量达590万辆次;维修质量检验经营机构17家,年检测量近20万辆次;配件经销业户达4610家。租赁市场纳管成效显著,全市备案登记汽车租赁企业766家、租赁汽车26804辆。四是交通治堵工作全省领先。按职责分工,重点从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和控制汽车总量入手,大力推进交通治堵工作。2012年启动治堵五年行动,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和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着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公众出行模式,实施线网优化、公交线路提速、公交专用道完善、新增公交运力、提升公交运营班次总量、公交地铁换乘优惠等措施,出台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和公交、地铁服务质量考核及绩效评价等办法。配合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开通11条机场专线,公交进机场开全国先河。2015年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8%,市区公交专用道达136.5公里,主城区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40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主城区公交分担率逐年提升,比2012年增长了7.2个百分点。2014年起在全市实施了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强化需求管理,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了修订完善,实行县(市)差异化配置。“限牌”政策实施以来,全市仅新增小客车11.9万辆,为“限牌”前年增长数的三分之一。五是公路水路收费惠民力度大幅提升。全市撤销8个收费公路项目,取消12个收费站点,合并1个收费站,同时妥善解决了钱江三桥收费协议争议案历史遗留问题。2012年国庆开始全面实施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历年免费通行总量超过4600万车次,免收通行费超过10亿元。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100%,其中10个收费站完成ETC第二通道建设,高速不停车收费用户累计达21.26万户。水运方面,减免小微企业货港费、船舶港务费等共计3.2亿元。

(三)行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绿色交通建设全国领先。完成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区域性试点等3个国家级试点,累计争取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7.7亿元,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市交通运输局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五位一体”绿色公交体系初步形成,主城区公交和出租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为85%、33%。完成“三江两岸”码头整治,拆除码头318座,完成生态化景观化改造37座。内河船舶免停靠报港信息服务系统全国推广,内河船舶能耗动态统计监测系统入选全国首批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推进交通大气污染整治和“五水共治”工作,全市营运黄标车全部淘汰;全省首创船舶防污染政府购买服务,船舶垃圾和油污水上岸收集率达98%以上,千岛湖游船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过闸船舶货舱实现100%覆盖。完成“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环境整治工作。二是智慧交通建设引领行业发展。完成全市九区四县(市)、九大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构建了建设管理、行业管理、行政办公和公众服务四大平台,开通12328交通服务监督热线,完成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改造提升,在假日运输、公众出行服务、辅助决策、应急指挥、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支撑作用。科技成果水平全省领先,开展88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获得国际先进水平12项,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11项,发明专利16项,航海学会科技三等奖,每年完成6个以上推广应用项目。三是美丽公路建设树立全省标杆。大力开展美丽公路建设,使传统公路属性向乡村美丽的风景路、群众致富的幸福路、乡愁驻留的文化路转变。淳安140公里环千岛湖绿道公路已成为杭州形象名片并入选全省“最美公路”。桐庐立足“最美县城”建设,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改善农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美丽乡村公路作为一大亮点受到全国与会领导好评。临安“一廊十线”融入当地民俗民风,深受游客喜爱。

(四)行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一是行业治理机制创新发展。建立了依法决策机制,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交通运输决策法定程序,尤其是出租车行业改革、小客车总量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公交线网优化等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中,法定程序到位,意见征求充分,受到群众好评。建立了联合治理机制,在公路治超、非法营运整治、水上“打非治违”、港口危货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出租车行业维稳等重点工作中,一方面整合系统内部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横向部门以及跨省市的联合执法、联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发挥交通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行业自我调节、服务对象自治的良性互动。建立了协调推进机制。利用都市区交通专委会、春运和假日运输、交通治堵、综合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等平台,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机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沟通协调,推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二是平安交通考核实现七年全优。完善“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从业者自律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建立了市县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建成钱江、内河2个应急物资仓库,推进钱塘江船舶搜救基地、交通战备杭州勤务训练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浙江)储备中心建设,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举行了全省内河最大规模港口危险货物事故演习以及公共交通、道路运输等各类应急救助和安全保障演练,在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有利作用。包括最近应对寒潮天气的过程中,我们在应急指挥、应急组织、应急处置、应急物资装备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基本保持畅通。这项工作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两客一危”车辆GPS动态监管系统安装率和过闸船舶GPS上线率均达100%。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安全生产月”、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加强公路桥梁隧道监管监测,累计完成病危桥改造318座,隧道38座,整治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临水临崖64处。三是依法行政走在全国前列。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杭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条例》、《杭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杭州市公路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立法,出台《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2部政府规章,杭州交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已累计达18部,涵盖交通各个领域,实现了行业法制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完成执法规范化四统一工作,2012年市局被授予 “全国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先进集体”称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由58项减少到31项,16项非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水上交通行政强制工作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违章船舶暂扣点。四是建设管理日益规范。各区、县(市)成立了县级交通质监机构,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全市各级各类新改建和养护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合同管理工作全覆盖。积极打造标准化、优质、诚信、生态、廉洁“五位一体”交通示范工程,累计12个项目获得“西湖杯”交通建设工程奖,之江大桥、钱江隧道及南接线、淳安至开化公路淳安段工程、320国道富阳受降至场口段改建工程先后获得“钱江杯”优质工程奖。

(五)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干部队伍实现新提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五年选拔任用正处级干部31名,副处级干部52名,交流轮岗处级干部70名,选派96名中青年干部到省交通运输厅、市重点工程及驻村指导员等岗位挂职锻炼,招聘各类人员100余名。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和管理,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受训人数近2000人次;建立健全全员综合考评体系,创新机关事业单位考评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四风”重点问题整改和长效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源头管理,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提高。以创满意基层站所和开展基层单位达标升级为载体,投入4000万元推进交通基层基础建设三年大行动和“三基四化”活动,184家基层站所中三级以上达107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强化行业“两新”党组织建设。四是机构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强化公共交通管理和综合交通规划协调等职能,实现城市公交和地铁纳管,承担小客车调控工作,并积极推动交通行政管理改革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公路局与原高管局整合和服务中心设立,市运管局实行参公管理。五是最美行业创建树立新标杆。深入开展最美行业创建活动,弘扬“惠民、务实、奉献”的交通精神,涌现了一大批部级文明(窗口)单位和先进人物。公交车、出租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全国点赞,杭州地铁“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文明乘车行动形成了新的风尚。28路公交司机孔胜东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殊荣。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感动全国。交通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最美交通人杨金龙实现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汽车喷漆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五年来,系统内有21人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2家单位分别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和省级先进集体称号,10人及4家基层单位获全省交通行业百名最美荣誉称号,1人获市“十佳公务员”称号。

2015年,我们以G20国际峰会保障工作为圆心,抢抓机遇,克难攻坚,乘势而上,扎实做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一是峰会交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协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入城口综合整治、驾驶员培训及车辆保障等重大任务。建设峰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23个,估算总投资156亿元,目前已完成87%。组织实施33个入城口综合整治,估算总投资29.9亿元,已基本完成景观绿化整治主体工程。启动驾驶员与车辆保障、安全检查站等工作,举办了第一批专业驾驶员培训班。制定峰会水上交通保障工作方案,完成水上交通管控能力测试。二是有效投资连续七年突破百亿。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125亿元,重点推进了55个重点项目建设以及40余个前期项目。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至开化白沙关建德段、杭州绕城下沙互通至江东大桥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延伸线(吉鸿路)等项目建成通车,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工程西兴互通匝道开通,主线高架全线贯通。京杭运河二通道、绕城高速西复线、临金高速、千黄高速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农村公路等级提升450公里、路面维修499公里、安保工程307公里,建成港湾式停靠站330个。三是规划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会同市发改委开展了杭州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包括一个总报告和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构建城西创新大走廓综合交通体系等15个专题研究,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四是出租车行业改革先行先试。出台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理清关系、减负增收、提升服务”为主要内容,全面启动传统出租车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国企整合初见成效,9区已实现同城同价,车辆确权、权证退费有序推进。网络约租车改革正加快相关准备工作。截止到目前,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已经显现。五是迎国检工作成效明显。投入12.9亿元对463公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实施路面整修,完成淳杨线等3个养护示范项目创建,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路域环境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3.65万平方米、清理堆积物16.55万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5731块、整治马路市场379个,在交通运输部干线公路检查中获得好评。

五年来,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显著,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必须坚持在服务大局中谋划先行担当。交通运输要当好先行官,必须要有强烈的先行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全市大局,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在担当和抓落实中借势借力,推进全面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在改革创新中谋求发展。解决交通运输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要有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创新创优的追求,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实现有所作为。这一点在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明显,改革是化解矛盾的有效办法。三是必须坚持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工作合力。实现交通运输各项发展目标,既要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又要积极争取横向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形成上下左右一致推进的合力,交通运输事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必须坚持重研究重公开科学民主决策。交通既是大民生行业,又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行业,我们在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必须把研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深、做细、做实基础工作,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同时,我们的重大决策必须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广泛吸纳民智民意,自觉接受社会的参与和监督。五是必须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发展的第一前提。安全是底线,稳定是大局,没有安全和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六是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决定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十二五”时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我们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得赢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分不开的。赵一德书记调研交通工作时,对交通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体会,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规律和认识,是行业的共同财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

二、“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杭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进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为杭州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当好先行。

(一)深刻认识行业发展形势

第一,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杭州实际看,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重视支持前所未有。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杭州交通工作,2015年把城市交通工作作为全国交通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和部署。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支持我市做好G20峰会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明确对我市重点交通项目的资金补助已近110亿元。对我市出租车行业改革,部领导也是寄予了全过程的关心、指导和支持。省、市层面,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赵一德书记、张鸿铭市长相继专题调研我市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我们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精准研究和部署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同时,市各有关部门、社会方方面面对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十三五”期间实现更好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两区两会带来的新机遇前所未有。杭州承办2016年G20峰会,筹办2022年亚运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都为新一轮综合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等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峰会交通保障工作中,过去一些想做但因各种因素制约做不了的项目,都可以借势借力,乘势推进。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前所未有。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并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扩大有效供给方面对交通运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交通来说,核心就是要更加注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更加注重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更加注重运输装备提档升级,更加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推进放权降费,更加注重提升运输质量效率。这些都为我们下阶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创造了有利的机遇,要牢牢把握。

第二,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杭州交通发展的新特点。“十三五”具有不同于“十二五”的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变化、发展动力转化、发展结构优化以及各项改革深化等方面。通过“十二五”的发展,杭州交通已经实现了由“初步适应”向“全面适应”的历史性跨越,并向现代化交通迈进。围绕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时期是杭州交通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有这么几个特点十分明显:综合交通建设的集中攻坚期。杭州交通发展安排综合重大项目300余个,总投资约5700亿元,其中“十三五”期内完成投资3500亿元,绕城西复线、运河二通道、千黄高速、临金高速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都将开工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杭州交通仍处于大建设、大投入的关键时期。综合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期。目前,杭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区域交通衔接方面、城内城外交通连接方面、城市城乡交通统筹方面都存在融合不深、衔接不畅、联动不够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同时,杭州是全省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要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并将推进大交通体制改革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因此, “十三五”期间,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运输服务,都将是深度融合的时期。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十三五”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期,也是杭州交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三,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杭州交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把“全面推进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作为杭州“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明确要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加快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建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打造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门户,并结合杭州实际对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些新要求。崇尚创新发展,继续深化交通体制机制创新、行业治理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注重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编好高水平的综合交通规划的同时,抓好规划的落地和实施。加强城乡、区域和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就是要围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厚植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抢抓“两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的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在方便百姓出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作用。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既面临新的挑战,也有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有效供给的不足,基础设施的总量和结构都存在突出矛盾;二是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突出;三是行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安全稳定的压力比较大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谋划和推进“十三五”工作的过程中要着力研究解决的。

(二)“十三五”杭州交通运输发展总体思路

基于上述形势判断,今后五年,杭州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国际化、“两区两会”等发展大局,围绕“一个目标”,完善“四大系统”,推进“五大建设”,落实“六大保障”,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为杭州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名城当好先行。

“一个目标”,就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建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

“四大系统”,就是进一步完善综合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安全便捷的运输服务系统、互联共享的智慧交通系统、绿色低碳的生态交通系统。

综合一体交通设施系统,重点是实施300余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00亿元(项目总投资5700亿元),推进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互联互通。

安全便捷的运输服务系统,重点是继续完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和区域交通出行系统、多式联运的货物物流系统,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100%,快递同城24小时送达率达到90%。

互联共享的智慧交通系统,重点是实施“互联网+交通运输”工程,更好地利用智慧交通服务群众出行和预测预警、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同时抓好具体项目建设。

绿色低碳的生态交通系统,重点是加快构建绿色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市域绿道系统建设,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五大建设”,就是要深入推进杭州交通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物流、大公交“五大建设”,全面提升杭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发展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大通道建设。紧扣全省交通“5411”战略、“四大走廊”总体布局和杭州交通发展实际,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新型城市化及更高层次开放的要求,完善提升沪杭、杭宁、杭徽、杭新景、杭金衢、杭绍甬六大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加强通道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配套,进一步增强杭州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二是深入推进大网络建设。统筹推进公路网、轨道网、航道网、航空网、城市快速路网、绿道网、管道网7张交通网。其中,公路网方面,全面开工建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千黄高速、临金高速、杭绍甬高速(进一步深化论证再定)、杭绍台高速联络线,基本建成“一绕、一环、十一射、三连”900公里高速公路骨架网络;继续改建和完善市域干线公路,完善提升7条国道、16条省道组成的2000余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航道网方面,建成并运营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全面开工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二通道),完善“一港、三干、四支”内河航道网络,贯通钱塘江、京杭运河、杭甬运河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主通道,形成高水平的江河海联运体系。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52个。绿道网方面,推进美丽公路、生态绿道建设,建成三江两岸贯通、城乡区域连通、节点换乘畅通的绿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的交通样板。同时,配合加快推进轨道网、城市快速路网、航空网、管道网的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大枢纽建设。突出全省核心枢纽功能,强化国际区域交通枢纽定位,打造和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火车东站、城西综合交通枢纽三大门户枢纽、20个市域集散枢纽和上百个换乘枢纽;加快构建以门户型客运枢纽为核心、集散枢纽为支撑、换乘枢纽为辅助的三级枢纽体系。通过完善“城市枢纽”,推进“枢纽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杭州在全省、全国和亚太地区的集聚辐射功能。

四是深入推进大物流建设。加快物流基地建设,构建“两圈六带五园十心多点”物流发展空间格局,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巩固快递服务全国领先地位,积极建设品牌快递企业集聚、服务品质高端、以电子商务配送和高铁航空综合快递等为特色的现代快递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中国快递之都。

五是深入推进大公交建设。既包括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也包括航空、铁路等运输方式。加快推进城市、城际、城乡、旅游客运一体化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公交优秀”战略,加快完善绿色公交体系,着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交分担率。到2020年,市区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1%,不含步行全方式分担率达到45%,完成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

落实“六大保障”:一是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体制机制、市场化、行业转型、均等化服务等方面改革。二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切实抓好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应急保障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建设法治交通。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立法,规范执法,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建设法治交通,不断完善杭州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四是强化科技保障。把科技引领作为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效能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建立符合交通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工作体系,使低碳交通、交通信息化、交通职业教育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五是有效缓解要素制约。积极探索破解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中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的有效途径。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进民间资金进入交通建设和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六是强化队伍保障。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廉洁交通、交通文化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基层基础建设,高度重视交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和准入管理,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规范高效、勤政廉洁的高素质交通干部人才队伍。

“十三五”规划的有关内容方案,下一步还要继续深化完善。

三、努力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G20峰会交通保障工作为圆心,借势借力抓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做好峰会交通保障工作。要以最高标准确保实现“四个满意”、以最快速度确保筹备工作6月准备就绪、以最实作风确保每项工作不留遗憾、以最佳效果确保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举全行业之力,打好峰会交通保障工作攻坚战。具体内容,在行业峰会动员大会上都已经作了部署,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一是要高标准完成三大重点任务。23个峰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1个安全检查站建设要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入城口综合整治4月份完成扫尾,进入巩固提升、长效管理阶段。驾驶员与车辆保障工作6月底前基本到位,8月前完成验收、演练、整改和实战化运行。二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六大专项行动。扎实做好保障任务大推进、窗口形象大提升、服务技能大比拼、文明礼仪大教育、行业宣传大联动、行业安全大排查等 “六大专项行动”,形成全行业覆盖,全行业参与的工作氛围。三是要建立完善督查考核机制。G20峰会保障工作是全年工作的圆心,是评价2016年工作好坏的标杆,行业上下要全力以赴,在做好峰会工作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要把服务保障峰会作为检验考察干部的大平台,与干部评优选拔挂钩。服务G20,交通要先行。这项工作都已经做了专门动员部署,市领导也提出了专门要求,系统上下要认真抓好落实。

(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一是要高质量完成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好省委、市委关于制定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要求,结合省市领导调研交通运输工作的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编制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并发布。二是要加强重点项目对接。要加强与全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的对接,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十三五”重大交通项目都要纳入全省规划项目,为今后项目建设打好基础。三是要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有序组织实施“十三五”交通运输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平台,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立适应财政保障机制的项目滚动实施计划,做到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扎实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交通投资确保130亿元,力争150亿元以上,具体抓好“161820”项目建设。一是抓完工。确保建成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工程、富春江船闸改建工程、杭州绕城高速东线下沙南互通、23省道富阳横凉亭至新登段改建工程、104国道瓶窑至勾庄段改建等16个项目。推进美丽公路“五个一万”工程,完成普通国省道大中修103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250公里、安保工程300公里、路面维修478公里,建成港湾式停靠站100个。二是抓续建。重点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三大工程以及23省道建德航头至界头段改建工程、桐庐县S305(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凤川互通公路工程等18个项目。三是抓开工。全面开工建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至绍兴段、临金高速(国高网段)、千黄高速、京杭运河“四改三”段、330国道淳安临岐至临安湍口段改建、萧山义桥作业区等20个项目。四是抓储备。继续做深做细临金高速公路临安至建德段工程、杭绍甬高速、杭金衢至杭绍台高速公路联络线、杭富沿江公路等40多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抓管理。继续推进县级质监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设计质量监管。深化建设市场管理,加强基本程序、招投标、合同履约、信用评价等监管。加大督查服务协调力度,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四)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加快推进区域出租车一体化改革、规模整合民营出租车企业、调整出租车运价机制和结构、全面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等改革具体工作,力争4月底前完成。密切关注国家有关网络约租车政策动向,同步完善我市网络约租车相关政策,待国家层面政策明确后,及时跟进我市政策落地;启动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订工作。二是配合推进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配合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研究,积极稳妥推进,争取有所突破。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基金、债券及资金支持,加快发展产业基金、政府债券、PPP等新型融资模式,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交通专项资金分配制度。

(五)加快推进交通治堵和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研究。对治堵完成情况及实施成效进行中期评估,及时查找问题、纠偏纠错、总结经验。对公交线网、枢纽布局、综合运输衔接等问题加强系统研究,进一步整合城区公交资源,优化公交停保场、枢纽站布局。加强对居民出行规律研究,建设“公交模型”。二是要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实施地面公交干线服务提升工程,中心城区干线实现高峰平均运营车速15公里/小时以上、运行正点率80%以上、乘客平均等(换)车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高峰公交拥挤状况明显改善。继续强化公交支线建设,加大运力配置与保障,完善“支线+干线”的换乘出行模式。全年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45条,关键是要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实施公交成本规制办法和公交、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三是要继续做好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工作。做好增量指标竞价、摇号及县市指标摇号工作,确保调控工作公开、透明。推进二手车周转指标管理办法修订和实施,加强竞价价格预期管理等研究,有效加强需求管理。做好调控服务信息系统维护和提升工作,确保运行安全稳定。

(六)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让客运更便捷、物流更高效,运输结构更优化,运输方式融合更紧密。一是要加快道路客货物流发展。完善站场枢纽设施,推动全市客运企业、三级以上客运站、市区简易站加入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联程联运。继续做好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工作,开展客运班线小型化试点。结合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以“三港一平台”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交通物流建设,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空港园区、大江东临江传化物流中心、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国际物流中心、杭州交联物流有限公司物流中心4个重点物流项目。推进智能快递末端投递设施建设,继续做好物流快递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试点,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加强邮政网络和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要推进水运复兴。以富春江船闸开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水路运输货运、城市客运、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推进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加强码头资源整合优化,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三是要加强机动车服务管理。推进驾培行业改革,加快培训模式创新。创新维修行业经营模式,鼓励维修连锁经营和规模发展。加快完善汽车租赁企业服务质量信用考核建设。四是要做好春运和节假日运输保障工作。当前,春运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系统上下要引起充分的重视。要认真分析今年春运工作的特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落实好全年其他重大节假日的运输保障工作。

(七)持续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一是要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全面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安全管理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年” “安全生产共建行动”等,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是要提升应急实战能力。完成钱塘江船舶搜救基地、交通战备杭州勤务训练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浙江)储备中心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体系,完善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机制,加大物资设备投入,全力做好重大活动、节假日通行安全保障、“三防”以及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保畅任务。三是要加大隐患整治力度。滚动开展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加强对长途客运、公共交通、危化品运输、在建工程、水上运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督检查。抓好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高边坡路段整治,建立桥隧养护管理逐级考评体系和问责制度。

(八)进一步提高行业治理能力。一是健全交通法规体系。推进《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订)、《杭州市巡游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办法》的立法相关工作,启动《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二是依法推进行业管理。加强依法履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道路、水路运输市场各类专项整治,深化信息化执法、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提高执法管理效能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全面进驻实施轨道安全保护区管理。进一步加大公路治超力度,实现全市非现场执法联网运行,在全系统推广临安经验,各区、县(市)完成不少于一处非现场治超点。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七五”普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培训。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基层一线执法情况的调研和指导,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加强执法公开力度。

(九)持续深化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建设。一是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城市创建。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交通建设,杭州市主城区新增(含更新)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推进LNG动力船舶研究和应用、码头岸电建设等工作。二是抓好大气污染整治工作。牵头制定《杭州市水上交通管控工作方案》、《公路(绕城高速)保洁工作方案》和《饮用水源地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管控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三是推进交通五水共治工作。加强码头和船舶防污染治理,启动船舶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做好水上漂浮物打捞工作,实施上埠河02省道荆山桥抬升工程。四是加快互联网+交通运输发展。推进信息化技术在交通建设、行业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重中之重是要在峰会之前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指挥中心的功能,确保指挥中心在峰会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狮子型”好干部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创新选拔任用和引进培养机制,建设一支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人才队伍。重点是结合交通干部队伍的实际需要,升级改造全员综合考评系统,强化实绩导向,加强班子考核、日常管理和作风状况综合研判,进一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开展干部跨单位跨部门交流挂职。二是深化党建和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创新协会党组织设置模式、活动方式和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探索并建立党员服务驿站,为团结凝聚行业蓝领群体起到积极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站所“三基四化”工程,积极宣传和推广模范等级基层单位。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继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教育监督,形成“党风正、行风美、人心齐、事业兴”的良好局面。四是深化最美行业创建。做好“最美行业完善年”各项工作,加大全民文明出行的宣传与教育,继续巩固提升“斑马线车让人”、“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等文明行为,以孔胜东等先进人物为典型,大力宣传并积极培养更好更多的最美杭州交通人。坚持名校战略,深化教育满意工程建设,突出“名师”打造,强化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更多杨金龙式的高技能人才。